潜江周边地图查询地图导航 潜江地图,潜江地图查询,潜江地图全图,潜江高清地图—旅游地图高清版!

.返回首页| 昆明国际旅行社

潜江到云南旅游参团报名专用QQ:1844838059

  • 潜江地图
  • 潜江地形地图
  • 潜江旅游地图
  • 潜江卫星地图
航班 酒店 地图 邮编 天气

查看潜江旅游地图 潜江地图全图——潜江地图全图高清版

——潜江地图简单功能:鼠标左键双击(放大)、右键双击(缩小)、左键可拉动地图。——
新功能:点击潜江全屏地图,可以放大地图“全屏”查看哦!

潜江市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观光地方

潜江县古为云梦泽一角,历经江水复合冲积和湖水缓慢沉积而逐渐形成。
  潜江地域夏、商、周三代属荆州域。
  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本县南部的岗后和北部的平原上出现了章华台、竟陵等邑居,其地属于诸侯国中的楚国。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率秦军攻占楚郢都(今江陵西北),东下竟陵,并分别设郡建县,这里成为秦南郢竟陵县辖地。
  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其后在章华台设置了华容县,潜江分属竟陵、华容。
  三国时,潜江之地辖于吴国,隶属郡县与汉无异。
  晋初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潜江为竟陵郡之竟陵,南郡之江陵二县地。
  公元550年前后,南朝梁省竟陵,废华容。潜江西南境改属南郡江陵县;西魏分江陵而置华陵县,北周改华陵县为紫陵县,潜江西南境为其所辖。东北境为郢州竟陵郡之竟陵县,竟陵郡治于齐时也由长寿(今钟祥)迁至竟陵;梁末省竟陵县入霄城县,竟陵郡治、县治始移霄城(今天门境),潜江东北境遂属霄城县;北周复改霄城县为竟陵县,改竟陵郡为石城郡,潜江东北境属石城郡之竟陵县。
  隋朝时,潜江东北境属荆州沔阳郡竟陵县,西南境属紫陵县。
  唐初省紫陵入江陵县,潜江西南境属江陵府江陵县,东北境属复州竟陵县。公元857年(唐大中十一年),“以人户输纳不便,置征科巡院于白 伏”(《太平寰宇记》,白 伏在今县西北),隶属于荆南节度使管辖。五代改白 伏为安远镇,为南平国(荆南国)属地。
  965年(宋乾德三年),升白 伏巡院为县。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命名潜江。县治设在安远镇(在今下蚌湖附近),隶属于荆湖北路江陵府。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改江陵府为上路总管府,后又改为中兴路,均领有潜江,上隶于河南江北行中书省。1293年(至元三十年),因水患县治迁至斗堤,即今治所在。
  1368年,明朝建立。此前已改中兴路为荆州府,所以明初潜江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1531年(嘉靖十年)升安陆州为承天府,潜江改属之。
  1646年(清顺治三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1664年(康熙三年),分湖广为湖北、湖南。潜江属湖北省安陆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次年,改府为道,以道为省县之间的行政机构,潜江属鄂北道(后改称襄阳道)。1925年废除道制,遂直辖于省。1932年,在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潜江属第七区(1934年曾属第六区,后还属)。1936年,第七区改称第四区,仍领有潜江(直到1947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于1939年5月至1945年8月盘踞潜江部分地区,设有傀儡政权。潜江县政府被迫辗转于拖船埠、杨李家台、熊口等地;1943年春撤离潜江,设办事处于公安县境,日军投降后还治。
  本县属水网湖区,民国时期“十年淹九水”,人民除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之外,还苦于水患。由于距中心城市较远,人民富有革命传统,有利于革命力量的集聚和回旋,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成为革命根据地。1930年春至1932年冬,全境皆苏区,是湘鄂西省(原称“联县政府”)的潜江、荆南(后改称荆门)、天潜县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辖地。潜江县苏维埃政府曾驻于拖船埠、潜江城等处,荆南县苏维埃政府驻脉旺嘴。
  1942年春至1945年秋,为抗日根据地,是鄂豫边区襄南、襄河两行政公置的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地。荆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莫家岭,天潜沔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驻总口陶和岭,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夏家场。
  1947年12月至1949年6月,全县为解放区,是江汉区襄南、鄂中两行政专员公署的江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人民民主政府辖地。江荆潜县人民民主政府驻熊口,天京潜县人民民主政府驻夏家场。
  1949年7月撤销边区县,恢复原县名、县域,江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撤销。潜江县人民政府设于熊口,隶属于湖北省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8月,潜江县人民政府移驻城关(今园林办事处)。
  1988年5月撤县建市。
  1994年10月被列为湖北省直管市。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潜江撤县建市。建市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城市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一手抓城市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两个文明互为推动,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实行了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家国卫生先进单位,1995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1993年、1995年、1999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1993年被评为湖北省唯一的中国明星城市,2002年在全省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复检中,被授予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的称号。
  特别是近几年来,该市紧紧围绕以建设具有浓郁水乡园林特色中等城市为目标,树立“大城区、大园林、大手笔”理念,东、西城区联动,大力实施环境创新战略,启动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塑造城市新形象,先后投资近5亿元,完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城市道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截止目前,城区道路达271条,面积491.24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1.3㎡;敷设下水道255.46公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排水系统;新装路灯4761盏,路灯达10821盏,亮灯率达99.5%;新铺设彩色人形道板17公里共13.2万㎡,并对城区主要街道所有架空线路实行了地埋;大力开展亮化工程,城区所有临街道所有架空线路实行了地埋;大力开展亮化工程,城区所有临街单位安装了霓虹灯、轮廓灯、射灯,充分展示了文明开放的现代化都市风采。
  园林绿化特色显著。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公共绿化和社区庭院绿化建设,形成了以游园、广场、公园以及一大批街头小游园为点,以道路绿化和东西城区干道绿化长廓为线,单位及社区庭院绿化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9%。
  城市供水、供气得到有效保障。为策应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投资1300万元对汉江泽口码头取水头部工程进行了改造升级,日取水能力达10万吨/日,完成了4公里Φ1000mm主供水管道扩网,用水普及率、水质综合合格率、自备水源合格率均达100%。大力推行小区管道供气,城区居民燃气使用率达100%。
  公交事业发展迅猛。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鼓励社会办公交,促进了公交事业的发展。城区有公交车辆306辆,公交线路398公里,每万人拥公交车辆12.7标台,有效地解决了城区居民行路难的问题。
  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逐步规范。市委、市政府把解决居民住房作为一项德政民心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促进了住宅小区的发展,物业管理逐步规范。城区共有5个小区获全省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称号,共中向阳小区、盐化小区获国家级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称号。
  实施“三化”工程,提高管理水平。在抓城市管理上,实施了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交通秩序管理“一元化”、城建监察管理“专业化”。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潜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北依汉水,南临长江,素有“鱼米之乡”和“水乡园林”的美称。被旅游界专家誉为“水乡园林生态旅游城”。潜江东有全国特大城市武汉市,西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电旅游城和荆州古城,南有千古名楼岳阳楼,北有隆中和武当山,是三峡、三国、三楚旅游线的必经之地。汉宜高速公路和 318 国道横贯东西,襄 ( 阳 ) 岳 ( 阳 ) 公路纵贯南北。



潜江身处江汉平原富庶腹地,又是武汉城市商圈1+8的成员之一,汉宜高速公路跨境而过,交通便利,经济人文基础厚实,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正赶上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城市的品位品质也需要一个提升来更好地参与市场的竞争和与其它的城市合作。

  “品质”的实现与城市品质联系在一起,开发商不仅是商业空间的提供者,更是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提供者。水牛城、世贸广场等地区性建筑,从建筑规划到物业管理到商业管理到文化渗透,开发商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潜江这个水乡园林城市整体的商业格局。

  水牛城5万平方米纯商业的建筑和经营,对于江汉平原来说,都是一个无可比拟商业巨擘,肯德基、中商集团等诸多国际国内一线品牌的抢滩登陆,品质、品味亦并一同提升。


水利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为古云梦泽一部分,长湖泄洪道田关河横穿东西,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及其分洪道东荆河纵贯南北。境内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潜江得益于水,也受制于水。既有汉江、东荆河洪水之“外患”,又有内垸因降雨量不均导致的渍涝干旱之“内忧”。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潜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洪涝旱灾作斗争的历史。围绕建立相对独立完善的防洪、排涝、抗旱工程体系,以水利可持续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建国以来,全市人民以筚路蓝缕,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争取国家支持投入两手抓,坚持防洪抗灾与水利建设两手抓,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手抓,坚持建设与管理两手抓,开展大规模的治水活动,水利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昔日“水袋子”、“旱包子”,成了今朝的“聚宝盆”、“大粮仓”。据统计,建国 52 年来,全市 168.2 公里长的汉江干堤和东荆河堤累计完成土方 5800 万立方米,石方 100 万立方米。汉江干堤和东荆河堤利用蓄洪区和和杜家台闸达到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完成土方 5 亿立方米,完成投资 2.6 亿元,开挖干、支、斗渠 2760 条,总长 4000 余公里。从 90 年代末至今,全市累计改造渍害低产田 30 万亩;水利结合灭螺 34 万亩;兴建电力排灌泵站 211 处, 463 台,装机 72567 千瓦,排灌流量达到每秒 8559 立方米。其中提排泵站 171 处, 379 台,装机 65215 千瓦,提排流量每秒 780.7 立方米。提灌泵站 29 处, 49 台,装机 3302 千瓦,提灌流量每秒 34.6 立方米。排灌两用泵站 11 处, 35 台,装机 4505 千瓦,流量每秒 51.6 立方米。兴建大中小型排水涵闸 586 座,自排流量每秒 1200 立方米。大中小型灌溉涵闸 657 座。
  近十年,潜江市加大水利建设力度、成效十分显著。共争取国家和省级投入及世行贷款 1.1 个亿,完成省办工程田关河疏浚固堤、兴隆二闸及其配套工程、谢湾灌区续建配套一、二、三期工程及兴隆东灌区农业综合开发骨干工程等重点工程,全市水利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水产
  潜江境内河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汉江、东荆河等长江支流贯穿全境。百里长渠、城南河、田关河、西荆河等21条排灌干渠、借粮湖、返湾湖、冯家湖、白露湖、张家湖、苏湖等6个湖泊遍布全市,其中湖泊面积2.7万亩。潜江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49—1988小时,全年无霜期约250天。最适宜温、热水性鱼类养殖,发展水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3年,全市放养水面14.08万亩,其中精养水面8.66万亩,主要集中在龙湾、渔洋、浩口、张金、熊口等镇;名特优专养面积5万亩,其中网箱养养鳝达到6.8万口,主要集中在熊口、浩口、龙湾等镇。全市渔业人口3.57万人,渔业户8492户,渔业劳动力2.5万人。2003年全市水产品产量8.65万吨,渔业产值5.89亿元。渔业劳均纯收入5560元。
  林业
  潜江素有“水乡园林”美誉。1986年被中央绿化委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以来,先后获全国首批“平原绿化达标县(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营造林先进地市”等荣誉称号;市境内高石碑镇等14个单位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和“全国造林绿化400佳”,1999年以来市林业局连续三年被省林业局评为全省“红旗林业局”。
  新时期,潜江林业又有新发展,造林绿化规模不断扩大,造林绿化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了以农田林网为主体,道路河渠绿化为骨干,城镇村庄绿化为重点,网、带、片、点紧密结合,乔、灌、花、草相配置的平原绿化体系。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45万亩,森林覆盖率16.1%,活立木蓄积量151万立方米,农村村庄绿化覆盖率68%,道路绿化率96.5%,农田林网绿化率92%,,水系绿化率93.8%,城镇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4平方米,全市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86%。
  潜江林业在继续承担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同时,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突出林业项目招商引资,加强资源培育与管护,不断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形成了以苗木花卉产业为基础,以杨木精深加工为带动的新型林业产业化格局。全市杨木加工年生产能力15万立方米,产品科技含量增加,资源利用率提高,产值过亿元;苗木花卉基地面积达1.5万亩,年销售额过亿元,林业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己成为带动市域经济增长的新型朝阳产业。
  潜江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十分注重林业科学基础研究和林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水杉扦插繁殖技术及水杉无性系种子园建设科研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黑杨派南方无性系引种与推广获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又先后建起了中日合作杨树对比林优系扩繁基地等一大批杨树新品种试验示范林。在造林新技术应用方面,大力推广杨树大苗定向培育,杨树留根育苗、截干造林等实用技术,整体提升了潜江造林绿化水平。
  矿产
  一、土地资源结构
  全市土地总面积 2894263.5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4%。2002年底耕地面积1667325亩,占57.6%;园地面积25978.9亩,占0.90%;林地面积10637364亩,占3.68%;草地182.5亩,占0.006% ;水面731697.15亩,占25.28%;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0241.75亩,占7.0%;交通用地77449.5亩,占2.68%;未利用地75775.05亩,占2.62%。
  二 、矿产资源结构
  潜江凹陷位于江汉盆地中北部,包括潜江大部和天门、仙桃各一部分,面积约 2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在潜江凹陷富藏石油、天然气、卤水、岩盐、钾盐、钾芒硝、无水芒硝等矿产资源。潜江境内还有矿泉水、陶土等地下资源。
  1、资源储量
  60年代以来,在江汉盆地找到了王场等25个油田和一批含油结构,控制含油面积139.1平方公里,其中潜江境内有16个油田,共87.6 平方公里。经测算,江汉盆地的石油远景含量达2亿多吨。
  潜江凹陷卤水分布面积达 1200平方公里,卤水地质储量227亿立方米,含盐量为100— 300克 /升,盐类资源量为51亿吨。卤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氯化钾储量4590万吨、铯储量2.72万吨、铷储量8.35万吨,而且,富集程度已达到和超过工业开采品位。
  潜江凹陷岩盐分布面积约 2000平方公里,岩盐累计厚度约 1800米 ,矿产埋藏深度 700— 2145米 ,估算盐岩的地质储量为 7900亿吨,相当我国盐都自贡市的20—30倍。其中,潜江境内的潜一段到潜四段下均有盐层富集预计厚度大于 1800米 ,经湖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鄂储决字 [1991]02号和鄂储决字[1991]05号划定可供开采的3.45平方公里湖北省潜江市王场油田北部潜江段和湖北省潜江市园林盐矿区蔡湖矿段可供开采0.66平方公里的盐矿面积中,盐岩储量分别为13.64亿吨,芒硝储量为1.18亿吨,盐层氯化钠含量为64.11%至85.47%。C+D级盐矿石量3675.1万吨,纯盐量3302.8万吨,硫酸钠(Na 2 S0 4 )为 68.9万吨,氯化钠(Nacl)平均品位为89.9%,矿段内还探求了表内 级纯盐量3526.7万吨,表外E级纯盐量5361.9万吨。
  潜江凹陷还发现钾盐矿藏,矿产深度为 1643— 3040米 ,矿产厚度 0.42— 1.32米 ,预测分布面积为 110平方公里,钾盐矿层主要是钾芒硝,无水钾镁矾。
  另外,潜江地下有矿泉水两处,分布在西大垸农场和张金镇,储量为 700m 3 /a和 600m 3 /a。还有陶土资源,储量约15万立方米。
  2、资源地位
  在潜江市域内,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卤水、岩盐、钾盐、钾芒硝、无水芒硝等 7种主要矿产占湖北省1985年统计的地下资源探明储量71种矿种的9.8%,占全国1985年底探明矿种的144种的4.86%,其中石油、天然气、卤水、岩盐、钾盐矿均在全省名列第一,特别是钾盐、石油、天然气填补了湖北的空白。仅盐卤化工产品其潜在价值约10万亿元。



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潜江市是湖北省3个直管市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的“中国明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东通武汉,南连监利,西邻荆州,北接荆门,隔汉水与天门相望,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与318国道横贯全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潜江市集中力量大办交通,办大交通,取得显著成效,是全省唯一平原湖区公路网络试点和全国农村公路示范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密度和通达度均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664.64公里,21个区、镇、处、场通二级路,371个自然村、分场都通了公路。市域“五横三纵”(五横:广泽大道、318国道、沪蓉高速公路、运拖公路、华容公路;三纵:潜监线、荆潜线、幸福公路)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一个干支相通,内畅外连的公路网络已具雏形。流经境内的汉江航运四季通畅,有年吞吐量达300万吨的红旗、泽口两个港口。全市交通正趋于国省干线公路高等级化、镇处公路黑色化、村级公路等级化、综合运输智能化、交通管理信息化的交通现代化水平。
  在交通硬环境改善的同时,交通运输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正逐步向客车舒适化、货车专业化、船舶系列化方向发展,实现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目前,全市已拥有各类营运客车610辆13036座,货车3000辆12901吨,园林城区出租汽车250辆,镇处出租车193辆。2003年,全市共完成公路客运量92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83567万人公里,公路货运409万吨,货物周转量48078万吨公里。全市客运班线已达141条,日发班次1350个,客运网络的触角已延伸到全国26个省市。乡村客运班线11条,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全市现有二级客运站3个,三级以下乡镇客运站16个,另有一个一级客运站正在建设中。现有一类维修企业8家,二类维修企业34家,三类维修业户360家,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A级站1个,有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1所;有装卸搬运业户10家,有各类运输服务业户27家。全市基本形成以园林和广华为中心,以乡镇为结点,连通乡村,辐射市外的客货运输网络。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所属的6个管理区(总口、西大垸、运粮湖、后湖、熊口、周矶)前身建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在荒湖、荒滩等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地方开垦出来的国有农场,经过几代农垦人几十年的开垦建设,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商品鱼、商品猪基地。农垦经济是潜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潜江农垦下辖6个管理区,1个原种场,总人口9万人,国土总面积357.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6.5万亩。集工业、农业、商贸、旅游观光于一体。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骨干企业有3家棉纺企业(江汉棉纺纺织厂、金松纱业有限公司、宏毅棉纺织厂);3家制衣企业(赛格、康强、江兴制衣公司),6家棉花加工企业(6个管理区区办企业),2家油脂加工厂(华垦粮油、熊口油脂),2家冷冻厂(后湖冷冻加工厂、运粮湖冷冻加工厂),1家医材企业(湖北福好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和2家饲料厂(后湖楚佳饲料厂、总口饲料加工厂)。主要农产品有棉花31万担(种植面积16.3万亩)、油料10.8万担(种植面积8.6万亩)、水产品1.2万吨(精养面积2.9万亩)、牲猪9.3万头(共有5个万头养殖场),农业总产值3.94亿元。后湖管理区万亩果园基地和万亩水面的返湾湖旅游风景区,是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002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农村体制改革精神,对所属的农场体制进行了改革,在农场设立了管理区,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赋予相当于县一级政府的管理职能,建立了相当于县一级的财政预算决策制度,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农场体制改革后,具有五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土地资源优势。农场人均占有耕地近3亩(不含水面、林果业面积),具有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的基础。二是管理优势。农场“统”的功能较强,可以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科技和人才优势。农场科技兴农水平较高,原来培养的人才基本上都还留在农场。四是交通、区位优势。几个农场都紧邻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潜(江)监(利)公路、运(粮湖)拖(市)公路、襄(樊)岳(阳)公路等交通要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五是资源优势,潜江农垦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积累了大量的资产存量,是招商引资的富贵资源。

[自然资源]
  1、饲料资源。每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6万吨以上,稻草、麦秆、花生藤、红苕藤、玉米秆、大豆梗等可利用秸秆60万吨,棉粕、菜粕、糠麸等优质副产品3万吨。
  2、草场资源。全市有汉江、东荆河堤成片草场面积9000亩,人工种植优质牧草面积3000亩。
  [规模生产]
  结合区位优势,已建成生猪、江汉土鸡、水禽、草食畜禽四大养殖基地,基地年出栏(笼)生猪30万头,江汉土鸡600万只,水禽140万只,牛1万头,羊2万只;总投资1000万元的优质三元猪、渔猪联养、渔鹅联养四个养殖小区正在建设中。目前全市有万头猪场9个,年出栏14万;5000只以上家禽养殖场269个,年出笼135万只。农户养殖逐渐向大户集中,养殖专业户发展到6401户。
  [品种改良]
  1、生猪。自1998年以来,该市通过实施生猪“四化”、瘦肉猪基地建设和“三优”等项目,使生猪良种率不断提高。全市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比重已占到生猪饲养量的40%,基地镇处三元杂交猪的比重占到了70%以上。
  2、江汉土鸡。江汉土鸡是我省重要地方品种,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品质在我国属上乘。目前,该市正在江汉土鸡养殖基地镇——老新镇实施“江汉土鸡提纯夏壮项目”,致力于江汉土鸡整体质量。
  3、肉牛肉羊。引进了原种波尔羊种公羊,原种西门塔尔种公牛。建成了市乡两级冻精配种网络,冻精配种站点达23个,冻配面达80%。
  [服务体系]
  形成了以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各基层畜牧兽医站、畜牧生产销售协会为依托,畜牧业科技示范户、畜牧养殖大户、运销大户为基础的畜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以及完备的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已开通潜江畜牧信息网,涵盖全市的畜牧业信息服务网络正在建设中。




  潜江的生态环境优势非常突出。潜江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林是潜江的特色树种,全市绿化覆盖率 35 %,基本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河在城中,城在河畔”的水乡园林特色。潜江市多次获得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明星城市等光荣称号。潜江的生态环境优势在全国平原城市中独树一帜。
  潜江主要旅游自然资源有“二园、二湖、一河、一江”。即森林公园、水杉公园、返湾湖、借粮湖、田关河、汉江。
  森林公园。位于东城区杨市办事处,占地 100 公顷,种植大量水杉、池杉、意杨等,是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水杉公园。位于西城区广华办事处,是江汉平原最大的人工水杉林,园内开设多种健身、娱乐项目,是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
  返湾湖。原为洞庭湖泊的一个支湖,湖泊水面 1 万亩,是潜江境内最大的自然湖泊。 20 世纪 90 年代初,返湾湖开始旅游开发,现已成为颇具水乡情调的休闲度假胜地,湖区有别具水乡特色的餐饮、住宿、游乐等设施。
  借粮湖。位于潜江市西北边陲,与荆门、荆州两市接壤,面积 5 万亩。是一个集历史古迹、民俗风情、佛教文化、水上世界等为一体的优良旅游资源,现在正在开发中。
  田关河旅游风景区。位于田关河排灌站,其过河索道、人工水杉林等构成独特的河滩风景。
  汉江民俗风景区。以汉江泽口、红旗两个码头为主,初步形成了以餐饮、休闲为特色的民俗风情区。
  潜江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潜江提供了宝贵的人文景观。主要有章华台、曹禺著作陈列馆、李汉俊陈列室等。
  章华台。位于潜江龙湾,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2000 年,楚章华台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曹禺著作陈列馆。位于潜江东城区,展示了一代戏剧大师曹禺的生平史迹。曹禺之墓设在潜江森林公园内。 李汉俊陈列室。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是潜江袁桥人,在袁桥修有李汉俊纪念碑和李汉俊陈列室。



潜江日报消息
潜江市旅游局局长李丽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全面介绍了我市旅游发展规划。“以楚文化为主体,以水乡情韵为主线,以短途旅游为主要形式,把我市建成在武汉城市圈中最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这将成为我市旅游发展的特色和目标。

目前我市拟建旅游重点项目有曹禺文化广场的改扩建及景观内涵的增加,以及龙湾遗址、返湾湖、借粮湖、兴隆水利枢纽旅游景区开发。其中龙湾遗址、返湾湖、借粮湖景区建设已申报省重大旅游项目,以争取国家资金进行开发。将于近期启动的旅游项目有田关水利风景区改扩建及李书城、李汉俊故居的修缮和恢复建设。另外,返湾湖、借粮湖、兴隆河枢纽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将于近期启动,在严格保护旅游资源不被破坏的同时积极加以开发建设。

要发展旅游业,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目前我市的星级宾馆仅有3家,今后要努力抓好宾馆的改造升级。值得欣慰的是森林公园五星级国际会展中心翡翠半岛已开工建设,华康大酒店正按四星级标准改造升级,这将大大提高我市旅游的接待能力,提升接待档次,有力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为响应全省“拉内需,促增长”旅游行动计划,市旅游局将积极争取把市内现有旅游景点纳入省重要旅游线路中,并提前做好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开发,争取尽快打开我市旅游业的新局面。

上一篇:湖北省天门潜江仙桃江汉油田2012年中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 下一篇:新华网:数字潜江:首批试点城市交出完美答卷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
声明:潜江地图全图高清版 来源于谷歌电子地图查询结果。我们建设潜江旅游地图主要是为了方便旅游者查询地图,站长特意用潜江地图高清版大图更新改编,以更加快的速度展现出来,大家最想的那个潜江地图全图页面。如果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联系潜江旅游地图高清版!【QQ1844838059】

最新文章

·潜江电子地图
·湖北潜江三维立体全景卫星电子地图[在线版]
·潜江三维地图*湖北仙桃潜江地图
·新华网:数字潜江:首批试点城市交出完美答卷
·潜江市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观光地方
·湖北省天门潜江仙桃江汉油田2012年中考文综试
·地形地图
·旅游地图
·卫星地图

潜江地图全图

  • 武汉地图全图
  • 江岸区地图全图
  • 蔡甸区地图全图
  • 江夏区地图全图
  • 黄陂区地图全图
  • 新洲区地图全图
  • 江汉区地图全图
  • 乔口区地图全图
  • 汉阳区地图全图
  • 武昌区地图全图
  • 青山区地图全图
  • 洪山区地图全图
  • 东西湖区地图全图
  • 汉南区地图全图
  • 黄石地图全图
  • 黄石港区地图全图
  • 西塞山区地图全图
  • 下陆区地图全图
  • 铁山区地图全图
  • 阳新县地图全图
  • 大冶地图全图
  • 十堰地图全图
  • 茅箭区地图全图
  • 张湾区地图全图
  • 郧县地图全图
  • 郧西县地图全图
  • 竹山县地图全图
  • 竹溪县地图全图
  • 房县地图全图
  • 丹江口地图全图
  • 宜昌地图全图
  • 西陵区地图全图
  • 五峰县地图全图
  • 宜都地图全图
  • 当阳地图全图
  • 枝江地图全图
  • 伍家岗区地图全图
  • 点军区地图全图
  • 猇亭区地图全图
  • 夷陵区地图全图
  • 远安县地图全图
  • 兴山县地图全图
  • 秭归县地图全图
  • 长阳县地图全图
  • 襄樊地图全图
  • 襄城区地图全图
  • 樊城区地图全图
  • 襄阳区地图全图
  • 南漳县地图全图
  • 谷城县地图全图
  • 保康县地图全图
  • 老河口地图全图
  • 枣阳地图全图
  • 宜城地图全图
  • 鄂州地图全图
  • 梁子湖区地图全图
  • 华容区地图全图
  • 鄂城区地图全图
  • 荆门地图全图
  • 钟祥地图全图
  • 沙洋县地图全图
  • 京山县地图全图
  • 掇刀区地图全图
  • 东宝区地图全图
  • 孝感地图全图
  • 安陆地图全图
  • 应城地图全图
  • 云梦县地图全图
  • 大悟县地图全图
  • 孝昌县地图全图
  • 孝南区地图全图
  • 汉川地图全图
  • 荆州地图全图
  • 沙区地图全图
  • 荆州区地图全图
  • 公安县地图全图
  • 监利县地图全图
  • 江陵县地图全图
  • 石首地图全图
  • 洪湖地图全图
  • 松滋地图全图
  • 黄冈地图全图
  • 州区地图全图
  • 武穴地图全图
  • 团风县地图全图
  • 红安县地图全图
  • 罗田县地图全图
  • 英山县地图全图
  • 浠水县地图全图
  • 蕲春县地图全图
  • 黄梅县地图全图
  • 麻城地图全图
  • 咸宁地图全图
  • 咸安区地图全图
  • 嘉鱼县地图全图
  • 通城县地图全图
  • 崇阳县地图全图
  • 通山县地图全图
  • 赤壁地图全图
  • 随州地图全图
  • 曾都区地图全图
  • 广水地图全图
  • 恩施州地图全图
  • 恩施地图全图
  • 利川地图全图
  • 建始县地图全图
  • 巴东县地图全图
  • 宣恩县地图全图
  • 咸丰县地图全图
  • 来凤县地图全图
  • 鹤峰县地图全图
  • 直辖行政单位地图全图
  • 仙桃地图全图
  • 潜江地图全图
  • 天门地图全图
  • 神农架林区地图全图

友情链接

潜江地图全图高清版|加入收藏|打印地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www.kmguol.com